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

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

   1088 Budapest, Múzeum krt. 4/F., I.16.    Tel: (36)-(1)-411-6597

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LTE Confucius Institute    youttube.com    Kínai enciklopédia

探索中华文化的多元视角---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青年汉学家研讨会圆满举办

2024. 十二月 12.

当地时间12月12日下午 2 点,在这冬日暖阳中迎来了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青年汉学家研讨会。来自匈牙利各地的青年学者们齐聚在罗兰大学,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,共同探讨汉学的未来与挑战。研讨会共18人参加,10位青年汉学家进行了演讲。会前,罗兰大学副校长、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郝清新(Dr. Hamar Imre)发表了讲话。

图片1:郝清新副校长讲话


会议上半场,各位青年汉学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。 李琦(Gottner Richárd Gábor)就日本武士诗歌中的中国图标进行了深入分析,探讨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。康子航(Zsifkovits Zoltán)分享了汉代晁错关于法治思想的存续,为理解古代法律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。杨歌(Farkas Janka)介绍了佛教生态学的哲学基础及其应用,并探讨了中国台湾当代佛教实践中的放生。祹络岚(Torma Laura)则分析和比较了知青文学表述中女性的成长历程。文美瑞(Keller Mirella)通过研究清初禅宗大师超琛出家的故事,让大家看到禅宗传统中更广泛地接纳女性修道者的案例。她通过对超琛诗歌的解读,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女性禅宗大师的精神世界和修行智慧。

图片2:汉学家们进行演讲


会议下半场,廖敏倩(Janine Liao)以图像学方法结合考古证据探讨敦煌壁画《劳度差圣斗变》中“金鼓”的身份,提出其为铜鼓并解读其纹样的象征意义,以深化对该主题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。谢天宇(Sebeszta Miklós)探讨了冯骥才与伤痕文学,深入分析了文学作品中对历史伤痕的反思与表达。王哲(Olajos István)关注了萨满的超自然力量,追溯和连接了不同时期的宗教活动人物。孔茗(Szigethy Balázs)探讨了部首系统在非母语汉字学习中的作用,为汉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。于玄烨(Ádám Koi)则从石油到算法例举中国与海湾国家之间智能公共外交的觉醒,探讨了现代外交的智能化新趋势。

图片3:汉学家们进行演讲


随着讨论的深入,会议室里的气氛时而紧张激烈,时而轻松愉快。不同的观点在这里碰撞,新的思想在这里诞生。年轻的汉学研究者们从中国文学与历史、宗教与信仰 、现代中国外交与语言教育政策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。

图片4:大合影


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以其温和而坚定的力量,推动着语言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融合,让两者在相互促进中绽放光彩。它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,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窗口。


供稿:刘明
供图:刘明、安妮(Gajász Enikő)
审稿:李登贵
供稿单位:罗兰大学孔子学院


PREVIOUS NEWS